笔趣阁 > 大明:老朱,咱说好的不急眼! > 第272章 想要什么,就得隐藏什么

第272章 想要什么,就得隐藏什么


第272章  想要什么,就得隐藏什么

        永嘉侯府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的朱亮祖,很高兴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他也赚钱了,明明只是为了阻止朱樉赚钱,没想到自己却赚了不少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复制朱樉产品的方法,便是胡惟庸教他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大明这个没有知识专利产权的时代,朱樉的香皂,想要复刻并不困难。

        朱亮祖好歹也是永嘉侯,即便是武将,但依旧有着自己的人脉资源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这复制一个香皂生意,速度不慢,复刻的程度也很高。

        按照胡惟庸一开始的说法,朱亮祖只需要将香皂的价格定在一个保本的价格就行了,如此一来,朱樉想要继续自己的生意,只有降价。

        降价那就赚不到钱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实际操作之后,朱亮祖发现,朱樉香皂的价格,即便是打对折,依旧是有的赚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哈哈哈哈哈!”

        朱亮祖大笑不已,这份意外之喜,实在是让他太兴奋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他虽然是侯爵,但薪俸和皇子相比,差距其实很大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份生意赚的钱,以目前的情况来看,相当的可观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侯爷,胡左丞求见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管家的声音响起。

        朱亮祖立刻道:“快快让胡左丞进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现在的朝局上,李善长要退的消息,文武百官大多看出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身为宰相,李善长低调的有些太过分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,在朱元璋极度讨厌臣子称病不上朝的情况,也有了三次因病不上朝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信息,即便是朱亮祖这等大大咧咧之人,也是能看出来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接下来的宰相之位的人选,就相当的重要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对于这个下一任的宰相,百官之间也是早有猜测了,人选也就是朱元璋之前属意的两个人选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个是右丞相汪广洋,这左丞相之下就是右丞相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善长退位的话,那这位右丞相递补是比较正常的一个操作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大明现在刚刚建立,官员的任免变动还是非常的迅速的,光是六部尚书的职位,就变动了非常多次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这一次丞相之位的变动,不同寻常也是很正常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胡惟庸就是那个所有人都公认的非常有可能的人选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李善长和胡惟庸的关系,从未隐藏过,百官都知道,李善长看重的是胡惟庸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善长的建议,肯定也会对这下任宰相的人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        朱亮祖现在是双喜临门,一方面狙击朱樉香皂生意的事情让他赚了不少,另一方面,这胡惟庸是下一任宰相之位的有力竞争者,自己和胡惟庸最近的关系处的相当不错。

        这要是以后日后胡惟庸真的当上了宰相,那他自然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,在朝中的地位也能上涨不少。

        很快,胡惟庸就来到了朱亮祖的面前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永嘉侯,恭喜恭喜啊!”

        胡惟庸一来就立刻朝着朱亮祖恭喜道,这香皂生意大赚的事情,他很清楚。

        朱亮祖笑道:“还是多亏了胡左丞,没想到这香皂生意这么赚钱,苏璟那家伙,这方面的确有一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哎,这话说的,我只是嘴巴说说而已,真正做的还是永嘉侯,此事是永嘉侯你做的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胡惟庸吹捧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对于朱亮祖的性子,胡惟庸已经是非常清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果然,听到这话,朱亮祖脸上的笑意更加的明显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种拍马屁的话,他是最爱听的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胡左丞,接下来,秦王那边,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了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亮祖朝着胡惟庸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事情是做了,但做到什么程度,朱亮祖并不清楚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动脑子这方面,他是真不太行。

        胡惟庸说道:“是没什么大问题了,但此事还得继续,仁远伯手段不简单,不可掉以轻心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对于苏璟,他没有半点的轻视。

        那可是李善长三番五次向他警告的人物,也是朱元璋无比看重的人才,肯定不会这么简单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看胡左丞你是太高看苏璟了,而且现在不过是秦王在操作而已,苏璟又不在,何须担心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亮祖不以为意道。

        他说的倒也不是没有道理,因为现在的朱樉,身边并没有苏璟。

        朱樉这个二皇子,到底咋样,文武百官都知道。

        若不是苏璟,没有人看到朱樉能做成这件事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永嘉侯心里有数就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胡惟庸没有规劝太多,朱亮祖的性格就这样,说多了只会起反效果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放心吧,这事现在都这样了,肯定是不会有什么错漏出现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亮祖完全没把胡惟庸的话放在心上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他沉浸在赚钱的快感之中,这样的事情同时还打击到了苏璟,一举两得,好不快哉。

        胡惟庸看着朱亮祖,内心不由的叹息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此小看苏璟,怕是要付出代价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但自己又不能说什么,如此大好的局势下,说多了反倒是会让朱亮祖有些不高兴。

        没必要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种人,只有吃亏了才会长记性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这件事不算大,吃点亏也好。

        胡惟庸很清楚,就这么一件小事,无论结果如何,对苏璟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影响极其的小。

        以苏璟做的那些事情来看,一件生意而已,还不是自己操刀的,根本微不足道。

        但胡惟庸依旧让朱亮祖去做了,一方面是要看看苏璟真正的手段如何,是不是如同李善长说的那般厉害。

        另一方面,他也是想借着这件事,给朱亮祖一个教训。

        太过轻视苏璟,是不会有好下场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日后,他们和苏璟之间的交手还有很多,一定得小心小心再小心。

        如今在这样的事情上吃点小亏,那不算什么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永嘉侯,没有什么事的话,我就先走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胡惟庸说完了事情,便决定离开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他刚想走,朱亮祖就说道:“胡左丞,稍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怎么?永嘉侯还有事?”

        胡惟庸停下脚步,看向朱亮祖。

        朱亮祖说道:“胡左丞,这韩国公,是不是要请辞左丞相之位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李善长到底什么时候退,很多人都想知道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李善长是宰相,百官之首,朱元璋对他也十分的满意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也就是李善长主动透露出了要请辞的意思,别人才敢猜测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永嘉侯,你为何会认为左丞相要请辞?”

        胡惟庸没回答,只是反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朱亮祖说道:“此事朝堂上下早就在传了,我就是听到了别人这么说,所以才问问胡左丞伱,毕竟你和李丞相的关系,大家都知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直接了当,没有任何的藏着掖着。

        在这种时候,胡惟庸觉得朱亮祖这样的性格,还是很不错的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永嘉侯,别人怎么说,咱们管不了,但我们不能说,左丞相乃是百官之首,不是我们能议论的,陛下听到,也不是什么好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胡惟庸颇为认真的告诫道。

        越是到了这种关键的时候,胡惟庸就越发的谨慎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下一任大明宰相的位置,胡惟庸心心念念很久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但绝对不能急躁,为了这个目的,他忍耐克制了很久,不在乎这么点时间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同样,他也不会允许其他人阻碍他实现自身的目的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胡左丞,这事又没关系,放心,我不会和其他人说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亮祖依旧是不以为意,他可是在朱元璋面前都敢口出狂言的,胡惟庸现在还没当上丞相呢。

        胡惟庸脸色一板道:“永嘉侯,此事我不知道,以后也不要再问我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说完胡惟庸便直接转身离开了,半点好脸色都没给朱亮祖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切,还没当丞相呢,就如此嚣张,胡惟庸,你最好不要让老子抓到你的把柄!”

        胡惟庸刚走,朱亮祖就毫无遮掩的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别看这些天他对胡惟庸的态度着实不错,但其实就是为了对付苏璟。

        事实上,朱亮祖对胡惟庸并不是很看得起。

        毕竟他是真刀真枪在战场上拼杀获得功劳,然后才获得这永嘉侯的封爵。

        胡惟庸呢?

        文官就不说了,也没有做太多的贡献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因为和李善长走得近,一路升官畅通无阻,现在已经走到了中书左丞的位置。

        不仅如此,还有希望走上左丞相的位置。

        那可是大明宰相,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的位置。

        朱亮祖内心是很不服气的,然而他并没有什么办法。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此时的山东沿海,一艘商船出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沿海的禁令,商船一出现,就立刻被围了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盘查的步骤那是必不可少的,各种审查,生怕是什么倭寇或是反叛军的碟子。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应天府内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个消息突然被传来出来,朱元璋向诚意伯刘伯温问询丞相人选的事。

        刘伯温直接将汪广洋和胡惟庸两个候选人都给否决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,具体的评价没传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不用说,这当然是朱元璋派人传出来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本来就是拉仇恨的,不传出去,那就没效果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消息一传出去,自然是在朝堂上引起了很多议论,刘伯温当即到了风口浪尖,而李善长自然也是一样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此前李善长要请辞,那都是大家的猜测,谁也不敢确认。

        而此时朱元璋问刘伯温下一任丞相人选,等于坐实了这件事,这说明大明朝堂,即将迎来剧变。

        丞相府内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善长依旧在喂鱼,虽然他处在舆论的中心,但他却没有丝毫的情绪波动。

        丞相之位,于他而言,好像也没有那么的重要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老爷,胡左丞求见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管家走到李善长的身旁,小声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善长喂鱼的手稍稍顿了一下,然后说道:“让他来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没多久,胡惟庸便出现在李善长的面前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丞相大人好雅兴,外面风起云涌,依旧是岿然不动,惟庸佩服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胡惟庸这一过来,马上就拍起了李善长的马屁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李善长和朱亮祖可不一样,不是拍拍马屁就会开开心心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善长看着池子里的金鱼道:“惟庸,你觉得,诚意伯说的有道理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这话直接就将事情引到了胡惟庸最关心的事情上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善长很清楚,胡惟庸今日前来是为了什么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大明左丞相的位置,胡惟庸觊觎很久了,即便有着竞争对手汪广洋,胡惟庸都没有太过担心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在胡惟庸的背后,有着李善长的鼎力支持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善长是现在淮西集团的领头,他的态度,即便是朱元璋也必须要考虑。

        汪广洋这个右丞相,只能是他最高能达到的地方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原本胡惟庸以为此事已经稳了,但没想到,竟然又出现了刘伯温这个幺蛾子。

        刘伯温竟然不同意自己当左丞相。

        胡惟庸很清楚刘伯温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,这会的刘伯温的确是请辞了,也不再干涉朝堂之事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朱元璋能够在丞相之位更迭的事情征求刘伯温的意见,就足以说明一切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自己的这个左丞相之位,现在有些悬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听着李善长的话,胡惟庸回答道:“惟庸不清楚,诚意伯乃是堪比卧龙的大才,或许他说的对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呵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李善长微微一笑,说道:“惟庸,在我面前,你还如此的不诚实,不应该啊!”

        胡惟庸这么迫切的赶来,难道就是为了说刘伯温说的对?

        这显然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胡惟庸立刻道:“还请丞相解惑,惟庸内心忐忑,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既然李善长点明了,那胡惟庸也就不再掩藏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丞相的位置,如此才能确保无虞,这是胡惟庸现在最关心的事情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善长将手里的鱼食一把洒向池塘之中,瞬间无数的金鱼涌了过来,不断的争抢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看到了没有,这些金鱼如此努力的抢着鱼食,想要吃到更多,那就得抢的越厉害,这就是鱼儿的生存法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李善长继续道:“但人和鱼不一样,有时候越是想要一个东西,就越不能表现的太强烈,学会隐藏自己的欲望,才能达成自己的目的,你懂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默默听着李善长的话语,胡惟庸忐忑的内心渐渐平缓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也看着那些疯狂争抢鱼食的金鱼,眼神中的目光逐渐清明:“丞相教诲的是,惟庸明白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丞相之位,最终的归属,肯定是朱元璋决定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在此之前,能确定的是,李善长必定会退,能继任的就那么几个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刘伯温请辞没可能,汪广洋没李善长的支持,终究差了点。

        胡惟庸还是那个最有优势的人。

        有时候,不需要多优秀,只要比竞争者更具备优势就行了。


  https://www.biqivge.com/book/55158891/96642814.html

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biqivge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m.biqivg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