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晋曲 > 第四章 琼浆玉液醉斗文

第四章 琼浆玉液醉斗文


  今日酒宴,本是石崇为笼络京都名门士子,特邀诸人来金谷园中吟诗诵文,议论时政的。不想陆氏昆仲突然来访,被石崇邀入席中,一时间风头无限,倒似乎是京都诸士子特意为他二人洗尘接风一般。刘琨年少性强,逞能好斗,兼之石崇又是他之举主,今日如何能让二陆在此压过自家的风头?

  见刘琨应招,陆机剑眉一挑,便要开口与之论战,转瞬间却又面显为难神色。这倒不是陆机不敢应战,实是自家有自家难处。他本也是清厉有锋之人,奈何国破家亡,兼之十年出世著书,早就罢了争强好胜之心,现在又以敌国降民身份入京,尽是抱了明哲保身、不参政事之心。如若逞一时嘴利,三两句间评议朝政得失,席间芸芸众人,传入御史台中,三告投杼,定个妄议朝政的罪名,那就有违本心了。想到此节,陆机苦苦一笑,摇摇头坐在席上,只顾饮酒,并不接话。

  陆机年长,颇有城府,不再与刘琨辩驳,却没想惹恼了身侧的弟弟陆云。陆云较兄长年幼两岁,正是气盛时候。何况陆氏昆仲在吴地都是以聪慧朗练著称,陆云更是以直言敢谏闻名,今日如何受得了这等讥讽?这下听闻刘琨长篇大论,三言两语间夹枪带棒的,纵是泥人也有三分火气。当下也管不了兄长数次不要擅议朝政,授人以柄的告诫,霍地立起身来,朝刘琨冷冷一笑,道:“久闻刘老弟大名,还未请教高论!”

  刘琨见坐下去兄长,站起来弟弟,仍是不愠不火,眼波微微一闪悠然自得地将羽觞中的佳酿一饮而尽,先转身向上首主座的石崇作揖,继而环顾四周一圈,目光如剑,最终还是落在陆机陆云兄弟二人身上。

  主坐上的石崇听得极为专注,除间或饮一两口酒外,一动不动坐在榻上。听着诸士子辩学,他没插一句话,只用炯炯目光扫视着堂内诸人,许久才道:“今日艳阳高照,才俊盈席,诸位不必拘谨,所谓理不辨不清,道不说不明嘛,诸君于治国理政之策,拓土开疆之说,教化民风之学都可畅所欲言,直抒己见,自古有言者无罪一说嘛。”

  见石崇如此定调,刘琨更是来劲了:“小子学浅识薄,诸多见解是没有的,偶尔侥幸得了拙见一二,请为东南俊俏及在坐诸君试说,权当抛砖引玉罢了。”他一整衣衫,站得如同一颗苍松,杏仁脸上两点浓眉一开,朗朗谈道:“治国理政,首在一个‘道’字,‘道’者路也,古谚云‘明道者方可行远’,道选对了,才行得远,行得正。如方才陆氏大兄所言,天时、地利都算是旁门左道,就是人和,也只是沾着了正道边沿而已。”

  “倒要请教,越石贤弟此言,是何讲究?”

  “琨先要请教,如何才能达到陆兄所言的人和。”

  “自然是要居庙堂之高位者选贤任能,虚心纳谏,爱民如子,广施仁政。”

  “何为仁政?”

  “对内自然是以文治天下,轻徭薄赋,劝课农桑,注重休养生息,对外应该取消边功,抚靖杂胡,和睦诸族,如此便是仁政。”

  刘琨与陆云二人,一个诘问,一个辩答,数息之间便交手了数个回合。

  “民之欲,无边无际。若要达到真正的人和,恐怕比登天还难。”刘琨熟读史书,此时胸有成竹,手中折叠扇一抖,侃侃而谈:“古往今来,若论施用轻徭薄赋,与民生息二策,莫过于前汉文景二帝了。文帝二年,诏令天下除田税之半,文帝十三年以后,更是全免天下田租,便是如此,前汉先后还有七国之乱和绿林之乱。”

  “那依越石贤弟之见,何为治国理政之道?”

  “‘道’又有二道,乃天道与人道,虽有说“天命不可违”,但亦常有“天道远,人道迩”之说,而天意不可揣,人心却可教化,所以这其中最重是人道。”

  坐中数十个士子听得津津有味,有人微微点头,有人轻轻抚须,都早弃了案上酒食,目不转睛的盯着堂中刘琨。

  “春秋以来,治国之道便无非是治人之道,如儒、道、法三家,究其根本,无不是倡导天子牧官,百官治民,注重的都是教导百姓懂得尊王循道罢了。这其中儒家牧民以仁为教,道家追求以自然为教,法家犹重法、势、术三者,诸事断于法,以赏罚为教。相较起来,三家之言各有长短,察其优劣,关键在于是否合乎‘人道’一词。”

  刘琨侃侃而谈,一席话说得座间诸多士子频频顿首。纵是石崇风流豪俊,识广多闻,闻罢亦是以手抚髯,面露喜色,微微哂道:“好你个刘越石,饮了老夫几大觞琼液还嫌不够,竟敢在老夫这金谷园这般卖弄起学问来?听你这意思,却是要杂煮儒道,乱炖墨法,把诸大家一锅给脍了?”

  听得石崇这虽是调侃,实是赞扬之语,陆机面色略改,正想劝说陆云不要再多语,不想陆云竟抢先答话道:“越石贤弟这般玉石杂糅,却是不明本末了,云不敢苟同。”方才治国理政之道择选的辩驳,被刘琨寻住了话头,一通野史典故砸过来,说得自己竟一时无话可接。不过此时受到石崇点拨,他又察觉到刘琨话语漏洞。自前汉董仲舒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以来,儒家思想便成了唯一的显学,其余如道法墨农诸家都成了旁门左道。

  陆云朝石崇拱手行礼,朗声道:“试以卫尉烹饪之法说之。古先贤有云‘治大国,如烹小鲜’,文火烹制小鱼小虾,尚禁不住左右翻覆挪移,治国理政更是如此。云以为,国本之策首在持久,次在安靖,正如藏大器而数徙之则易败伤,治大国而法变数民必苦之。国朝如今唯独推崇儒制,正是秉承的这一点。若如越石贤弟这般玉石杂糅,儒道墨法乱炖,则必致朝令暮改,率性变易,绝非君子所取。是以韩非子有言‘有道之君贵静,不重变法’。越石贤弟好胡笳,善烹饪,未尝闻“烹鱼烦则碎,治民烦则散”?莫不是只知烹鱼而不知治民耶?”

  听的陆云揶揄,刘琨并不以为忤,间或偷观席间众人颜色,大都显意犹未尽,更是精神焕映,便又朗声说道:“陆兄方才所言‘古先贤’,‘韩非子’,可是道家始祖李聃与法家开山韩非?以法墨论儒说,可不就是玉石杂糅,墨法乱炖么。”说完便放肆地哈哈大笑起来。

  陆云一时不察,又给刘琨寻着了纰漏,脸上顿时尴尬不已。

  刘琨得理不饶人:“两周尚祖宗神,以礼敬天,只讲天道,不求人道,以致天下大乱,诸侯问鼎;暴秦以法为教、以吏为师,虽能灭六国而一统宇内,却也不过区区二世而亡;唯有两汉,初取黄老清净无为之策,休养生息,牧民以仁,后又独尊儒术,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百姓懂廉耻,知教化,以致有文景之治、汉武盛世、光武中兴流传于世。是以烹饪之法,乱炖之说于治国之道亦有异曲同工之妙。且琨幼时尝以为范,慕其助商灭夏,历事成汤、外丙、仲壬、太甲、沃丁数代君主五十余年,尊号“阿衡“的商代开国元勋伊尹,不也是用“以鼎调羹”、“调和五味”的烹饪技巧治理天下的么?这与陆兄方才所言道家老子‘治大国,若烹小鲜’之言可谓一理相通。”

  陆云还要答话,且不说陆机屡屡以眼示意,就说石崇久历宦事,是何等机敏之人,察言观色间已是知道缘由。定是洛阳本地士子不岔陆氏昆仲自吴地初到洛阳即名动京都,暗地里撺掇自家府上主簿刘琨,借酒席清谈之机,杀杀二陆威风。

  想到此处,石崇一举酒樽,郎朗一笑,抢先说道:“越石且住了,治国理政之道,自古都是说易行难,岂是你三两句间能辩驳得清楚的?陆氏昆仲初致京都,越石屡屡以咄咄之言迎客,可不是我中原习俗。你几人年岁相仿,又都以才学文章著世,均是天下翘楚,自该多加亲近。”言罢起身离席,径自走到刘琨席边,执了刘琨左手,牵致二陆身边,温言笑道:“陆家昆仲,来来来,这治国理政之道,即该博采众长,也应持久恒之,越石小儿一家之言,姑妄听之,姑妄听之。且与在座诸多才俊共同饮下这樽酒,从今日始,就都是昆仲兄弟了。在老夫这金谷园内,大可纵情游玩,今后只讲诗赋,不谈经义。”

  有石崇这话,金谷园中诸人自是已知曲调,便是刘琨,也不敢再行刁难。一时间金谷园内纸醉金迷,士子相公们俱都纵情放逸,一起朝石崇敬酒。石崇如何招架得住,只得又满满饮了几大斛,他晃了晃头,顿时觉得一阵眩晕,望着下边宾客正热闹地拼酒斗诗,石崇突然想起一件事来。

  


  https://www.biqivge.com/book/26440493/619474269.html

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biqivge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m.biqivge.com